综合办公室陈子谦
宅家工作,服务抗“疫”
作为自动化学院的一名管理人员,陈子谦老师自学校发布有关防控疫情工作通知以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始终围绕防疫要求开展工作,与同志们一起建立防疫工作教师群,联系核实在国外教师情况、在哈市以外教职工情况,梳理各类型教职工数据,最短时间内建立了防疫工作教师数据库,并协助开展教职工每日平安行动打卡报备工作,以及有关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在完成防控相关工作外,陈子谦老师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利用“宅家”时间整理工作数据,梳理有关工作流程,思考下一步计划工作内容,为工作推进做好准备。同时,翻阅业务工作相关工具书,做读书记录,充分利用时间,充实知识。
“宅”寄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在抗疫情战斗中时刻牢记使命,履行职责,为打赢战胜疫情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在家工作与在办公室工作差别只是地点,责任与担当没有不同,我们相信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必将胜利!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李欣
疫情期间把工作做全、做细、做温暖!
自动化学院学工办主任李欣,自疫情工作开展以来,快速、准确的开展各年级学生工作,协调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开展大规模仔细排查,将我院3186名学生的具体情况一一摸清摸透。学院在第一时间掌握了所有本科、硕士、博士每个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在哈非哈学生、返哈学生、在湖北学生、流动学生等4类学生的台账。建立了学生管理网格468个。为了准确的完成摸排工作,她曾连续四天工作至少16小时,凌晨1点才睡觉休息。
![]()
![]()
![]()
她用微信以每天问候的形式对身在湖北的学生给与支持和鼓励,利用打电话等形式安慰留在12公寓集体住宿的在校学生,安心留校听从指挥。帮助留校生病学生协调公寓和校医院到医院就医。第一时间将学校的各项政策发给学生,并及时跟学生做好政策解读工作。
![]()
自动化学院的学生全校最多,但工作质量并不能因为学生多而打折扣,布置工作前,她都要认真解读学校政策和要求,选用科学的办法,优化工作流程,尽量减少学生负担,多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温暖。把工作做全、做细、做温暖。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我院学生积极配合辅导员工作,形成了师生上下一心的“抗疫战线”。为了提前做好学生返校的保障工作,李欣同志还为学院联系了5000只医用口罩的采购事宜。作为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把学生的安危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将自己放在一个战士的位置,时刻冲锋在前。
“宅”寄语
这场疫情战役终会取得胜利,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理性的头脑去面对疫情,战胜恐慌与焦虑,甄别谣言与偏见。更要以自动化学院学子的眼界与格局,弘扬战“疫”正能量,传递温暖与仁爱。青年兴则国家兴,相信祖国,就是相信自己;做好自己,就是创造未来!
人才培养办公室教务办于鑫
化危为机、抢先抓早
为了在疫情期间保障新学期开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学秩序平稳运行,于鑫老师在2月初就进入了繁忙的线上办公状态,每天她都要利用电话、微信、QQ的方式与学院教师沟通,按照学校和学院的安排部署,组织本院60多名春季学期授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远程教学培训和教学会议10多次,配合学院领导根据疫情变化制定和调整了多版春季学期教学预案,完成各类远程教学开展前的数据、条件和能力排查工作。
2月中旬以后,她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具体课程的远程教学准备和管理上,她总会在第一时间帮助师生解决远程教学方面的各种问题。自动化学院共有40个教学班1365名本科生,在全面掌握教师远程授课条件,并与各位老师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她合理调整了学院34门课程的春季学期课程表。由于学生大都喜欢晚上提问,于鑫老师也总是陪伴学生聊到深夜,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她也总会在第一时间做到有问必答。她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和不懈的努力,面对疫情期间大规模课程远程教学的管理难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赢得了教师和学生的信任。
“宅”寄语
多换位、多沟通、多提醒,站在被服务对象的角度审视工作,为师生教与学保驾护航!
科技办公室吴琦
疫情居家,服务不停
这个假期因为疫情,似乎整个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但这不能阻碍自动化人,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居家办公,科研、教学两不误,科技办公室作为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应对疫情,线上服务不停歇。
![]()
科技办公室吴琦,按照计划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形式,及时发布各项指南、通知,协助学校完成青年基金评审工作,跟踪项目申报人撰写进展及与专家对接情况,有针对性提醒相关老师关注专题指南,线上及时解答老师关于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相关的问题。期间通过新年问候,与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外辅导专家进一步建立有效联系。定期将工作进度汇报给主管领导,根据形势调整、开展下一阶段国家基金相关工作。
配合学校及时组织开展“新兴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基础研究项目”申报及立项公示、配合学院每日监督院直人员在线打卡。虽然居家办公,除了关心疫情发展也关注与科技工作相关的大政方针,对于近期国家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专利、论文、项目评审、人才评价等相关文件,也有仔细研读与学习,为转变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做准备。
“宅”寄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次疫情终将过去,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日、车水马龙时!也希望学院的科研工作再创辉煌!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潘强
充分发扬战斗精神,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充分发扬战斗精神,时刻保持战斗状态,疫情防控期间,在团委书记潘强的带领下,自动化学院团委始终保持着紧张的工作状态,努力做好学生思想引领与发展服务工作。
![]()
![]()
![]()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看待疫情、抵制谣言,以团委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响应团中央号召,积极动员返乡大学生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依法科学有序参与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我院多名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事迹被校团委报道;开设“科技创新小讲堂“,普及科技创新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帮助“宅”在家里的同学们提升创新能力;组织开展“共克时艰,同心战疫”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学生坚定“抗疫”信心,自觉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青春力量,有效利用时间增本领提素质;政治学习不停歇,团员青年思想空前统一,本硕博“青年大学习”完成率达99%。
潘强还时刻关注疫情期间的舆情变化情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开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素材。
“宅”寄语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面对困难,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时间,不断提升自身本领,不负韶华。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郭涛
做好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的线上N9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2016级辅导员郭涛,通过学习强国等软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政治站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关键时刻能够主动亮身份、做引导、先示范积极学习并宣传科学防疫知识,有效转达并严格执行学校关爱贫困学生帮扶政策,时时传递积极向上生活正能量。
![]()
![]()
![]()
每日严把哈尔滨工程大学“平安行动”数据上报的时效关、准确关,确保学校学院平安数据精准、实时、高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辅导员业务素养的磨刀石,牢记辅导员入职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应对,沉着发力,全天候、全方位守护自己学生,倾心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踏踏实实做好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的线上N95。
“宅”寄语
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特有的精神风貌,虽不能身披战甲驰骋战场,却能谨遵国策宅居镇守,共同打赢防疫阻击战,携手静待春暖花开。用最漫长的寒假,蓄势绽放最美丽的人生。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马金驰
关爱学生,用心战“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自动化学院2017级辅导员马金驰就迅速响应号召,进入“战时”状态。并始终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爱关怀、及时疏导,时时刻刻让责任在线,为战“疫”做贡献。
![]()
![]()
![]()
迅速建立了三级防控工作学生信息报送渠道,即年级、班级、寝室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工作群。通过各种渠道督促479名学生反馈动向和健康信息,每日进行周密布置,督促学生完成“平安行动”打卡,并通过系统进一步核实学生信息,利用QQ群的签到功能实时掌握学生真实定位,全面摸查学生的流动去向和健康状况。每天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通过微信、QQ、电话等,认真核查确认疫情数据信息,力求上报的每个疫情数据统计准确无误,为学院、学校和上级部门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与此同时,辅导员马金驰还与32名湖北籍学生保持及时沟通联系,对于这些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问候,积极应对由于疫情引发的焦虑、恐慌的心理,倾听学生的心声,抚慰学生的心灵。主动为学生鼓劲打气,让他们知道,无论身处何方,学校依然时时挂念他们的安危,辅导员始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
“宅”寄语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到来。期盼同学们都能以健康、阳光的姿态踏上返校之路,期待与大家在美丽的校园重逢!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李雪健
共筑防疫第一线,争做学生守护人
李雪健作为自动化学院2018级辅导员,为切实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自我隔离的基础上,坚持每天确认全体510名学生的身体情况和所在地的变化情况,针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电话联系,及时关注每位因疫情导致的贫困家庭。始终把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放在第一位,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应的做好心理疏导。积极响应学校及学院的号召,及时准确地将消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转发防疫知识,与家长一起共克时艰,筑起守护学生健康的安全防线。
![]()
同时,李雪健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督促上学期的挂科学生在家进行自我学习,组织开展学生QQ群的线上帮扶答疑活动。此外,针对学校开展的在线教学活动,严格按照学习不断线,人人有责任的要求,帮助学生与对应的任课老师进行对接,以便让线上教学活动高质量的如期进行。
“宅”寄语
相信国家,相信学校,同心协力,战胜疫情。期待疫情过后,在工程校园看见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于文凯
齐心协力,共同抗疫
作为自动化学院的2+2辅导员,于文凯始终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在疫情爆发初期,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迅速统计并准确掌握了学院1253名全日制研究生以及79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详细信息。投入了大量时间,运用多种方式联系高年级在籍博士、休学学生、延期毕业学生等边缘化学生,保证不留任何死角。
![]()
![]()
![]()
通过学校“平安行动”系统以及各年级学生干部,随时掌握学生情况,提前了解学生流动意向,做到早发现,早劝阻,早报备,减少学生不必要的流动。积极关注疫情严重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哈非哈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劝导学生积极配合地方、学校各部门工作,“宅”在家中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做到人“宅”心不“宅”。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不忘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前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宅”寄语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待到春暖花开时,让我们齐聚校园,一同漫步在美丽的杏花长廊。
人才培养办公室学工办冯赞元
防疫战场 坚定信心 履职尽责
疫情当前,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自动化学院2019级2+2辅导员冯赞元用信心、细心、责任心深入学生,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
在“非常”时期更要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温暖。在防控疫情中建立年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扎实做好防疫工作,建立班长支书、寝室长等学生干部的报送群。每一天,一个学生都不能少,每日及时了解477名学生及其家人的身体状况、流动情况和心理状态,积极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辅导员积极转发学工部有关心理援助与辅导的信息,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宅家保持良好作息与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同时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平台,传达学校防控疫情部署,同时制作防控战“疫”进行时系列推送,展示学院师生宅家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宅”寄语
凝心聚力、共同战“疫”!亿万人民众志成城的相互支持,这就是今日之中国——强大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有爱的中国、自信的中国!希望各位同学,用实际行动做好自我防疫、遵守防疫纪律、支持防疫工作,这是责无旁贷的青年担当。
![]()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责任编辑:陈岩 冯赞元
审核:赵玉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2020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