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2024年研究生导师自主培训会。智能学院院长蔡成涛、研究生院副院长史金辉、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朱齐丹、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宝贵、副院长刘志林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及经验。培训会也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向兼职导师及专业学位校外企业导师同步进行,我院近三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共60余人参加培训。
蔡成涛院长对新晋硕博导表示祝贺,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并对新导师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导师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过硬,导师无论是指导学生学业,还是人生规划,一定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第二,导师师德师风必须过硬,导师不仅是讲授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师德师风的体现,争取成为“四有”好老师。蔡院长指出,学院进入提档升级发展快速期,老师和学生应共同学习,老师业务要过硬,只有不断提升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能力,跟上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导师还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学术研究环境,提供适当的人文关怀,做到亦师亦友,营造很好的导学关系。学院近几年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活动也非常重要,导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鼓励学生到大院大所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导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出口,应经常带学生访问企业,拓展就业岗位,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最后,蔡院长希望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培养好、产出好成果。
史金辉副院长对智能学院的综合实力、研究生培养及国际交流等工作予以肯定,并提出三点:第一,研究生院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各位老师,服务好每位导师;第二,日前,国家发布的加快推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到2035年,国家要变成世界的人才中心、博士生的培养中心,在研究生培养道路上,国家已经为我们画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路径,学校、研究生院和学院通力配合,将大有可为;第三,从本人分管的培养和国际交流业务角度,希望大家积极申报各类教改、精品课程、教材等,另外,现在国际交流的资源很充分,导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公派等各类资助项目,并力推发表A类期刊,在我们自主培养的前提下,借助外部的教育力量,不断与国际上最高水平的学者进行交流,共同推动我们的人才培养。
朱齐丹教授从自身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与新晋导师们分享怎样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朱老师指出,导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不应仅是简单传统的授课和考试,应走在国际前沿,并将学科方向最前沿的内涵融入教学中,将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在听课和写书的过程中,朱老师深有体会,一个学术领域的建设周期最少是十年,教师们要坐得住板凳,瞄准一个值得做的领域,长期坚持下去,不断积累,才能出成果。导师应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建立学术影响力,从而吸引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应把握好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按节点完成任务,做一个长期目标。最后,强调导师和学生都不能触碰学术道德底线。导师还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和生活氛围,保证充足的经费,从各方面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徐宝贵副书记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校园心理危事件的干预进行报告。徐书记列举了大学校园突发事件及特点,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进行讲解,然后对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及种类进行介绍,重点从研究生导师角度介绍了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与处理进行说明。徐书记表示培养一个具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好学生,其标准就是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合作担当,身心健康,并且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智能英才。
刘志林副院长对研究生整体教学工作进行报告,刘院长指出,学院目前处在高质量发展期,导师在招生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生源质量,主动争取优质生源,从各类成果产出到高质量就业,注重研究生过程培养,加大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支持学生发表高水文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创赛,重视工程硕博专业学位实践环节,与企业建立充分合作,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研究生,助推学院提升学科办学水平。刘院长最后强调,导师平时应多注意与学生的处理方式,一定不要出现导学矛盾。
肖模昕从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角度,分别对研究生招生、过程培养以及学位授予等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帮助研究生导师熟悉研究生培养工作,努力把学院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推向更高的层次。
此次培训旨在让导师熟悉国家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政策,熟悉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明确导师岗位职责,提升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切实加强科学道德与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助推我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向“信念坚定、勇于创新、务实笃信、追求卓越”内涵式发展转型。参加培训的导师表示,此次培训会收获颇丰,既认识到了导师的责任重大,又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相信通过此次培训,我院新任导师能够以更高水平培养出新时代研究生。
学院人才培养办公室为参会导师准备了研究生教学管理文件汇编,方便教师查看工作规章制度。
编辑:肖模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