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为深入贯彻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现决定开展五四杯院赛与“锦囊-2024”未来战争场景与创意征集行动院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五四杯院赛安排
比赛时间: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五四杯院赛将于2024年11月24日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请大家保持关注学院通知及邮件提醒。
二、比赛内容
相关赛道:
1.创新赛道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2.创业赛道
参赛赛道及组别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赛道、研究生赛道。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赛道和研究生赛道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具体参赛条件:
(一)本科生赛道
1.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创业组
(1)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我校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研究生赛道
1.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创业组
(1)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我校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参赛项目类别:
本次比赛参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设置五个类别,每个参赛项目限在意向赛事中选择一个类别。
(一)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二)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三)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四)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五)“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3.专项赛道
I航空发动机创新大赛校赛
1.参赛对象
项目负责人年龄应在28岁以下(出生日期晚于1995年1月1日),项目团队中28岁以下青年占比不少于80%,项目团队可邀请创新导师1—2名,计算青年占比时不包括创新导师。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组成项目团队。
2.竞赛榜单
项目设自主研究课题和给定范围课题,各学院结合实际,遴选优秀作品参与。
(1)自主研究课题
围绕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指导意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由选手自行拟定,范围不限,课题成果应具有创新性
(2)给定范围课题
①设计仿真技术:在发动机研制设计中,运用结构强度计算、多体动力学仿真、多学科多目标结构化、内外流场分析、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疲劳强度分析、电磁仿真分析、机电液联合仿真分析等技术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②试验测试技术:围绕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关键技术中传感器技术、动态测试技术、数据采集技术、试验数据库技术、虚拟实验技术中实际应用与探索研究方向、主要问题、发展趋势等。
③控制和成附件技术:航空发动机附件分为电子、机电一体和液压机械三类,探讨针对不同类型附件不同装机使用环境,科学合理地选取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标准,解决型号研制难题。
④先进材料制造技术:围绕航空发动机对材料和制造技术的需求、飞机用先进复合材料技术、飞机用先进金属材料及其表面防护技术、飞机用先进非金属材料技术四个专项进行研究讨论。
⑤前沿动力技术:针对航空发动机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发动机生产制造方式,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应用性的实物或技术;或灵活创新运用科学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航空发动机研制“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项目。
各类别项目可以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项目或正在实施中的项目,可以是尚未正式实施的项目,也可以是校企合作项目持续推进或取得新突破的项目。
II“锦囊-2024”未来战争场景与创意征集行动院内选拔赛(具体要求往下)
参赛要求:
请各参赛团队严格按照学校发布的《关于举办哈尔滨工程大学2024年“五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通知》(https://qihang.hrbeu.edu.cn/2024/1113/c959a332135/page.htm)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申报书及PPT需围绕创新赛道(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或创业赛道(本科生赛道、研究生赛道,内含创意组、创业组,并按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的具体要求进行撰写与制作。
所有申报材料需于指定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学院指定邮箱(XXXXXXXXX),逾期将不予受理。
奖项设置:
院赛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一等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将有机会直接进入校级答辩决赛,代表学院与全校的优秀团队一决高下。
优秀项目还将有机会获得学院的进一步支持与培育,为参加更高层次的创新创业竞赛做好准备。
详细通知请进入下发qq群咨询:
二、“锦囊-2024”未来战争场景与创意征集行动院内选拔赛安排
1.行动概要前沿科技发展正在加速驱动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变革。
“锦囊-2024”行动,诚邀各类机构、团体和个人,畅想未来战争形态,设计未来作战场景,围绕未来战争可能面临的问题研提解决方案建议,探究未来胜战奥秘。
2.组织机构承办单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3.作品要求面向未来,前瞻设计,大胆创新,富有创意;尊重科学规律,符合科学原理,不搞“神话”创作;不涉及国家和军事敏感信息,不涉及具体国家(军队)和地区;形式不限,鼓励多样化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论述、图形描述、动画示意、模拟仿真等。
4.作品重点关注方面
(1)问题针对性。提出的拟解决问题要适当前瞻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变革,相对聚焦、深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场景创新性拟解决的问题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提出的解决思路和作战场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3)场景可行性提出的解决思路科学合理,设计的场景符合科学原理和战争基本规律,要素齐全、符合锦囊行动主题,文本规范、结构合理、用词准确。
5.相关说明
(1)比赛详情可见大赛官网:www.futurewar.cn。(2)作品形式:作品形式不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论述、图形描述、动画示意、模拟仿真等。文稿作品字数应不少于500字,如非文稿作品需另附500字左右解释说明,陈述作品核心创意点。(3)本届锦囊行动分为涉密及公开两个赛道,请根据作品情况采取不同的提交方式提交。(4)作品原创性:所有作者需保证作品的原创性,请勿使用其他项目、比赛作品参赛,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5)作品格式要求:所有文稿作品请下载作品格式模板,根据作品格式模板要求完成作品。(6)作品人数要求:文稿作品仅限3位完成人;其他形式不能超过5名完成人。
6.行动指导讲座
详情可浏览网页https://mp.weixin.qq.com/s/7WWWciUcW15xeH3ZehZ1IQ
比赛时间:
暂定于2024年11月27日下午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及比赛形式(线上/线下)将结合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参赛要求:
请参赛者围绕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变革等问题,前瞻性地设计未来作战场景,并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作品形式不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论述、图形描述、动画示意、模拟仿真等。文稿作品字数应不少于500字,非文稿作品需另附500字左右的解释说明,陈述作品核心创意点。
参赛作品需保证原创性,不得使用其他项目或比赛作品参赛,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提交方式:
编辑:冯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