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资讯 正文

擘画智能教育新蓝图:《人工智能基础》大类教育平台课启动研讨会顺利举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3-12

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打破学科壁垒、搭建AI生态”为目标,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我校大类教育平台课程《人工智能基础》建设,2025年3月5日,本科生院与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面向全校发布《人工智能基础》 课程授课教师招募通知,来自船舶学院、材化学院、信通学院等11个学院43名教师报名。2025年3月10日14时,《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启动研讨会在61号楼5123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辉主持。

25563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蔡成涛立足时代发展全局,系统阐释课程建设背景。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导向”引领,以“国家需求导向”“学科特色导向”“国际标准导向”为方向,对标国家战略、解决国家需求、发挥学科特色。蔡成涛强调,《人工智能基础》课程致力于构建“理论奠基+实践赋能+创新驱动”三维育人体系,打造具有引领性的人工智能大类教育标杆。

1F19B

人工智能专业秘书张中平系统介绍了教学蓝图。《人工智能基础》是我校面向机类、材化类专业开设的大类教育平台课程,旨在为全校学生奠定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根基,培养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搭建新时代跨学科AI人才培育体系。

26D10

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交流研讨,从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出发,对课程授课模式及考核方式建言献策,共同构建跨学科协同育人新平台。经过充分讨论,与会教师初步确立“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课程架构,展现出跨学科协同育人的蓬勃气象。

215A78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辉详细解读了《人工智能基础》授课教师遴选细则,明确“师德师风、教学能力、职称资历、学术背景”四维选拔标准。通过“全校招募+自主申报+竞聘试讲+综合评审”的遴选流程,选拔出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课程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教材编写、数字化课程建设等工作,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既保证课程质量,又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成长平台,真正实现"建强一门课、成长一批人"的良性循环。

1C508

会议最后,蔡成涛以“三个需要”为脉络擘画发展蓝图:回应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需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需要、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需要。同时要以“四个1工程”打造金课——建好1门课,讲精1门课,出好1本书,吸引1批人。以“智能教育新范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7F94

未来,《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将通过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战略性步伐,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擘画智能人才培养新蓝图,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写下奋进之笔。

编辑 | 于鑫 刘霄洋

责编 | 胡羽坤 赖海涛

审核 | 王辉